秋之韻·悲苦(一)
離情秋韻上凄弦,楓葉漫飄千回彈。
斷橋寒溪空孑立,鱸魚潛躍動清漣。
魂斷相別幾度秋?難剝如繭繞心愁。
荒草暮煙滿舊亭,危坐清霜送吟情。
不是君去不歸見,只因風雨病藥煎。
夢殘鎖魂悠悠染,夜風催杯簾未卷。
春恨秋悲幾輪回?伊人芳蹤逝波遠。
松濤心事訴瑤箏,南國月滿正傾城。
寒袖香冷荷瑟瑟,皎容寂寞雨滿田。
珠淚闌干何時休?我欲乘風送暖酒。
千杯沉酣無愁怨,杯杯醉鄉解心憂。
注釋:
“自古逢秋悲寂寥”,秋之韻味,在多情者心中,總浸染著落寞與凄清。本詩由“千回秋之韻”的弦樂聲落筆,娓娓寫出對舊日戀情的纏綿追思、對伊人容顏的切切懷念、對逝水年華的深深嘆惋。秋之色調、琴上心音,凄清落寞而雅致。
在本詩中,“彈琴女子”和”他鄉羈旅客”兩個形象、兩條抒情線索交互隱現,織作一曲刻骨相思詠嘆調。開篇四句,即活現出這對主人公秋日相思而不得見,各各排遣愁情的景象:女子獨守空房,輕攏漫撚,弦弦悲切聲聲思,揮不去千般清愁;男子則獨立斷橋,寒溪照影,洗不盡舊歡新怨。楓葉飄零落琴邊,摹白居易《琵琶行》“楓葉荻花秋瑟瑟”之意境;鱸魚潛躍寒溪水,含張季鷹秋風鱸魚思故里的心緒,句法則效張若虛《春江花月夜》之“魚龍潛躍水成文”。用古純熟,堪稱妙筆。
接著,詩人筆蘸悲愁,層層暈染:“魂斷相別幾度秋”,道盡歲月逝矣,唯情傷依舊之感?!叭缋O”的比喻,生動地寫出了愁緒縈胸的積郁,妙過古人之“剪不斷,理還亂”——繭絲無法抽剝,則何從剪起,又何從理之?“荒草”、“暮煙”、“舊亭”等意象,衰颯凄楚。詩句至此,情、景俱化,只有一派傳神意境,融合了萬種秋韻情思,悲切寥落,醉魄銷魂。
“不是君歸……”二句,語淺情深,男主人公與遙憶追想中的情人對話,感嘆風雨病苦之悲。正所謂:愁病已自催心碎,哪堪風雨助凄涼!“夢殘……”四句,情思細膩、哀惋,而筆調清麗流美,大有初唐詩和小晏詞的韻味。男主人公鐘情之摯,演漾在字里行間?!八蓾彼木?,轉回到女主人公視角,用借喻和象征的手法,疊加起豐厚的審美意蘊:“松濤”既是大自然風過松林之聲,又是松濤般連綿不絕的琴聲,更是她心海間不盡的潮涌。尤妙的一句是“南國月滿正傾城”,月圓反襯著相思之夢的難圓,以樂景寫哀情;同時,以“傾城”言月,實則言人,匠心靈妙。自古皎月似佳人,《詩經》有“月出”之章,唐人有“北堂夜夜人如月”之句?!昂湎憷浜缮?,幽韻冷香,烘托佳人身心的芬芳孤寂,斯人如此,令人夢縈魂牽,心醉心碎!于是,在詩末,詩人發出了“乘風送暖酒”的祈愿。暖酒慰唇,暖情慰心,愿在他日重逢里,共同沉酣于酒醉情亦醉的世界,忘懷一切悲憂。結語看似直白,實則含蓄蘊藉,留有無限余味??鬃铀^“樂而不淫,哀而不傷”,本詩足以當之。
秋之韻·崇陽溪(二)
崇陽飛流奔南浦,
鷺鳥踏雪追魚步。
碧水映雙峰,
漫山溢野菊。
雨簾膩云從天落,
橫笛獨吹煙霞出。
暮色降,漁火舞,
紅蓮鴛鴦水榭處。
竹嶺昏坡,
西風捶足,
人間萬事情難知。
君懷赤膽飛流蘇,
只堪惆悵思舊苦。
漫聽留香穿長路,
且品肉桂沾微露。
涌泉瀉玉光暗度,
夢枕難眠無人顧。
百丈高天懸流珠,
孤愁千絲寂寂緒。
李曉東寫于2016年8月
注釋:
這首詩借崇陽溪優美景象,抒赤膽之愛戀,流露惆悵孤寂之愁苦。勾畫不同的畫面,營造不同的意境,抒發復雜的情感。第一幅,崇陽溪水飛流直奔南浦,似有“飛流直下三千尺”的闊大飛動氣勢,給人以開闊的視野,體現詩人豪邁情懷。詩人將鷺鳥踏雪浪覓食追魚的日常生活常見的場景入詩,多富有詩情畫意!寫出了鷺鳥特別的情趣。兩岸青山相對峙,倒映在清澈潔凈的溪水上?!氨獭泵鲗懴?,安含溪水之深?!坝场笔贡緛盱o止不動的雙峰帶上了動態美。滿山遍野散發著野菊花濃濃的幽香。一個“野”字寫出了“絕無人處偏逢我”的野趣。詩人欣賞名山大川,目接神馳的情狀油然可見。這清朗絢麗的崇陽溪山水風光,似乎影射出詩人奔波流離生活中片刻愉悅閑適的心境。第二幅,“雨簾”,雨水落下好像掛著的窗簾,狀寫大雨之態?!澳佋啤?,形容濃厚的云層?!皬奶炻洹睂懗隽藶踉茐喉?,大雨傾盆的來勢之猛之大。氣象雄渾,境界闊大。筆鋒一轉,煙霞彌漫,橫笛聞聲不見人?!皺M笛”,傳來悲涼凄切、清遠悠揚之聲?!盁熛肌?,給人無限遐想。呈現出清疏空靈的境界。暮色降臨,漁火舞動,水上小屋旁,紅蓮并蒂開,鴛鴦水中戲。詩人筆底生煙霞,構圖取勢簡潔疏朗,色澤艷麗圓潤,好一派俊朗空瀅的韻味。這美好的場景怎不觸動愛戀春情呢?第三幅,“竹”寓高潔之情?!拔黠L”有蕭瑟之意。引發捶足頓胸的傷痛,不由得不感慨,人間萬事,只有情真讓人難懂??!滿腹赤膽之心如同飛動的有流蘇裝飾的八角紗燈一樣明亮。比喻中,把抽象的情思形象成明燈?!翱啊?,經得起?!般皭潯?,失意,傷感。一個“苦”字涵蓋滿腹情思。詩人形象可感。第四幅,隨意地聽著《留香》曲,目穿長路依溪水,暫且品味著肉桂甜甜辣辣的味道,讓微微的霜露沾濕衣裳。實為品嘗愛情的甜甜辣辣之情味。思如泉涌,筆下瀉玉流珠,吟詩寫信,讓時光暗暗流逝。詩人又拓展出清新疏朗的境界,展示出超凡脫俗、閑適優雅的詩人形象。這個畫面的詩味、詩情更為濃郁芳醇?!盁o人顧”似乎又有點失落的無奈。百丈高天懸浮著流珠的魂魄,孤愁千絲萬縷,靜寂無聲地糾結在一起?!肮鲁睢笔谴嗽姷脑娧?。以詩人愁苦郁結的心態作結,引人共鳴。畫面紛呈疊至,境界變幻莫測,情感一波三折。足顯詩人詠嘆功力。
秋之韻·淡于水(三)
淡云疊疊瓦,秋韻舊時月。
波流潺潺去,落花斗秋色。
望斷石橋路,兩情苦離別。
鴛鴦戲碧水,蟬鳴盡嘶澀。
溝渠醉花意,細浪小魚躍。
剪劃青軸漾,嘆看煙水茫。
山斜殘陽落,疏竹點黃野。
紅巖深深處,池畔楷書寫。
木亭相思蝶,飛魚捻繩墨。
鶯歌相與伴,琵琶玉音攜。
花飛秋半破,花去成雙絕。
杯酒數幾盞,和酒醉流雪。
李曉東寫于2016年9月
注釋:
淡如水,是詩人的一箋淺墨,是詩境的一種豁達,是詩情的一份恬靜。情至真時淡如水,愛至切亦淡如水。這首五言排律,是一首離別詩,于美景中,抒發離愁別恨。不僅構思立意別開生面,而且音節明快,韻律和諧,基本押韻,朗朗上口??煞譃槿龑?。第一層,離別之時的依戀,詩眼“苦離別”。也是全詩的感情基調。一聯,從高處揮筆,淡淡的,重重疊疊的瓦塊云在上空飄浮,濃濃的秋色韻味著舊時月?!芭f時月”是過去離別情景的見證。以“淡云”“秋韻”起興,為下面離別點染高峻空靈的背景。二聯,目光轉向遠處的“波流”落花”,隱喻繁華落盡,人生似水流年?!颁?,水緩流的樣子,也形容流動的聲音。動態的波流,給人以幽靜的感覺?!奥浠ǘ非锷迸c“落花流水春去也”有著截然不同的風格與境界。好一個“斗”字寫活了落花與秋色爭奇斗艷的情趣,賦予畫面以雅致生機?!巴麛唷毖誀钜酪啦簧岬纳駪B?!翱鄤e離”既是主旨,又是情感的焦點?!傍x鴦”與“蟬鳴”兩相對比反襯。一是羨慕鴛鴦成雙成對永不分離,二是以蟬鳴的嘶烘托離別之苦澀。第二層,離別之后的孤寂,詩眼“楷書寫”。五聯,先是以美景反襯離別后的孤寂。六、七聯是寫離別后,無聊空虛,無所事事,目擊四野,落寞惆悵的神態舉止。接著筆鋒一轉,“池畔楷書寫”臨池水之畔,大筆楷書寫意的神態自若。是抒情主人公置身大自然后,襟懷淡泊,神情儒雅的真實寫照。第三層,相思之中的愁苦,詩眼“醉流雪”。九聯,“蝶”是戀人纏綿的象征?!帮w魚”上鉤的靈動。寂寞之中,以鶯歌為伴,與琵琶琴聲相攜,詩人的愁思也儒雅?;w秋已過半,花去皆成為雙絕?;ǖ哪鶚?,正是詩人的超脫。無奈之下只好以相思醉酒釋懷,消遣于流光夜雪中。流雪紛飛里仿佛看到故人。幾盞酒醉心難醉,無限寂寞惆悵??侦`的意境,哀怨的心情,凝成淡如水的真愛,幻化成雙絕的詩箋。
秋之韻·登山(四)
蒼天秋氣高,西風拂面早。
感慨盈襟懷,白云變幻老。
鷹掣滄溟遠,日影動寂寥。
溪澗清且寒,幽幽山林浩。
悲歌思舊土,歸路邈天霄。
寂寂招提院,殿宇沉香繚。
眉山安禪位,神游八荒表。
馳鳳昆侖暮,御龍泰岳曉。
西行問老子,煙塵大漠迢。
乾坤飚日夜,滄桑入詩謠。
瑤臺昔盛筵,仙樂盡笙簫。
婆娑姮娥舞,黃鶴玉驄驕。
奈何億萬劫,秋霜斷雀橋。
孤鶴聲凄唳,尋尋唯蔓草。
我欲斷俗慮,澄心皈象教。
淘盡恒河沙,證空方悟道。
虛室自生白,拈花絕愁惱。
注釋
清秋肅日,登臨送目,寄情懷于山水之間,發幽思于千載之上,是古來常見的詩材。 本詩格調高古,氣脈渾脫,有漢魏五言詩和杜甫五古之風味。開篇“蒼天秋氣高”一句,廓大樸茂,直追蘇、李。將人的心境引向高處。接著,詩人由西風而生感,仰望長天斯須變幻的白云,嘆息流年易老。雄鷹孤獨地翱翔遠逝,披著落日的輝光,將寂寥深深染進詩人心中?!肮满棥?、“日影”之意象,有著雙重含義:既是登山所見之景,又是詩人自身半生征程、天涯孤旅的象征。詩人彳亍清寒溪水、幽暗山林間,景色凄冷迷茫,心情悲切思鄉。
望鄉而不得歸,詩人轉而由佛門境界尋求慰安。深山藏古寺,沉香悠悠,禪意裊裊。詩人靜坐冥思,而神游萬里,縱覽天地,橫越古今?!榜Y鳳昆侖暮”至“秋霜斷雀橋”,絢爛多姿,恍若晉人郭璞“游仙詩”之神韻。其中寄寓著深沉的哲思:乾坤運轉不息,歲月終古如駛,一切繁華終歸無常??v使有道高人如老聃,也早化作大漠風塵里的幻影;天界瑤池的宴樂,也終將變為凄涼;甚至象征永恒愛情的“鵲橋”,也被無盡劫數之肅殺摧毀了。李賀云:“王母桃花千遍紅,彭祖巫咸幾回死”,此境似之。經過此番神游,詩人徹悟俗慮世情之妄,愿徹底以佛法洗心,在拈花微笑的妙境里,獲得剎那而永恒的欣慰。
秋之韻·恬靜(五)
秋雨愁人吟花語,雅舍孤清靜年芳。
時撫暗香心未動,淺斟世味酒猶涼。
紅塵擾擾笙歌盡,卷書筆筆墨痕香。
荷殘霜宵對晶眸,葦航情海泛漣光。
沉沉幽思點柔醉,氤氤昔戀困愁腸。
倩影已逝晨星火,依舊相期夜月窗。
夢澤悵望風聲寂,湘浦悲笛怨斜陽。
情滴歲月素箋淺,眉鎖年華青黛長。
蒹葭白露澄溪水,蔓草紅顏憶瞿塘。
殘夢幾番無蹤跡,前塵后世兩茫茫。
悠悠千年應有待,白蓮花開恬靜鄉。
李曉東寫于2016年9月
注釋
本詩以秋雨添愁、對花吟句起興,展開恬淡雅靜的氛圍,從中品味歲月流年的滋味,追思舊日戀情的美好,悵嘆舊情舊夢如逝水茫茫,由靜而感,由感而思,由思而悲,最終歸入執著無悔的等待。同時,詩中寄寓著幽微的禪意,耐人參尋。就結構而論,開篇至“卷書筆筆墨痕香”為第一層,詩人在秋雨飄飛之日,在清齋雅舍觀花撫香,心境澄明。因為飽閱世事,勘破繁華,因此心懷不會再為俗慮所動。唯有留在書卷墨痕里的舊日戀影,如香花一般,被詩人在靈魂深處幽幽撫觸著。由“荷殘霜宵對晶眸”至“蔓草紅顏憶瞿塘”為第二層,為此詩的主干部分,寫昔戀之美、今日之傷懷悵惘,烘托以或清寂(“荷殘霜宵”)、或幽怨(“斜陽”、“蔓草”)、或微妙(“晨星火”、“夜月窗”)的物象環境描寫,回環唱嘆,反復渲染。六聯精工的對仗句,既優美玲瓏,又因字法詞序的多樣,而沒有一般排偶句易見的僵硬死板之病。用典雅致精約,又完美貼合了本詩的整體意境?!叭敽角楹!币痪?,出自達摩禪師“一葦渡江”的典故,寓禪意于情語之中;“夢澤悵望風聲寂”,源于李商隱“夢澤悲風動白茅”之句,蕭瑟悲涼;“蒹葭白露”一句,源自《詩經》之《蒹葭》,喻思慕之深、心愿得償之難;“蔓草紅顏憶瞿塘”,出于《僧澤圓傳》中歌辭“吳越山川尋已遍,卻回煙棹上瞿塘”,暗示此情此意,雖在今生里已成往事,而一往情深之處,將生生求索,世世不改……“殘夢幾番無蹤跡”至結尾為第三層,收束上文的傷懷追思,歸結于千年的相待。末句空明圓悟,以白蓮之清芬,象征生命經歷一番番輪回情劫之后的洗練、融通、純凈。全詩發端于恬靜,中間經過無盡情波演漾,至末句復歸于恬靜——升華后的恬靜。章法高妙,余音裊裊。
秋之韻·風應(六)
秋韻深入心,風息應涼雨。
蒼天淡拂曉,正啟明,星光滴露。
臉間心上染秋聲,問相思,情懷幾許。
行人遠,憶當年,憑欄相偎,依依絮語。
幽夢手同攜,再解香囊,繾綣終須臾。
覺來凄霜降舊居,悵徘徊,重尋總無處。
夢里春光悄暗度。
暖燕重回,鶯聲戲南湖。
古木翠色新,初心眷仍故。
癡鳥總尋舊時巢,笑世間,人情多辜負。
夕陽冷霞黯木亭,輕撥五弦琵琶訴。
江北草色,萋萋掩故土。
淚色新,病身感悟如。
忘懷寸斷私情,大愛人間永駐。
李曉東寫于2016年9月
注釋
題為“風應”,本詩所描述的,就是颯颯秋風在詩人情懷之中激起的感應,其中以對往日戀情的感懷為主,兼帶有對故鄉的思念。開頭兩句,淡筆一抹,而情味悠遠,瞬間將人引入清、靜、悲涼的秋境之中。接著,詩人以秋日拂曉的星光、露水等意象,進一步渲染了這種秋之氛圍?!皢栂嗨?,情懷幾許”一句,騰挪輕靈,順暢自然地轉入下文對戀情的追憶之中。詩人筆下的戀情與別后思念,纏綿悱惻,感人至深:昔日的憑欄依偎,絮語間多少情話,幾度溫馨場景,都已化作前塵舊事,只能在夢中,暫獲重溫,而夢醒后,卻更平添了一番凄清與悵惘?!坝X來凄霜降舊居”一句甚妙,此“凄霜”既是秋深天寒后的自然之霜,也是詩人悲情滿懷的心上之霜;“舊居”是往日美好往事的背景、發生地,如今伊人不再,獨對秋霜,怎一個感傷了得!“悵徘徊,重尋總無處”,大有蘇東坡“夜茫茫,重尋無處”的味道,而用在這里,倍增蘊藉。
下闋繼續敘寫夢境。夢里春光,無限美好,恰與上闋中的凄涼秋韻反襯?!芭唷?、“鶯聲”等意象,明宛動人。就在這夢里春光間,詩人表示初心不改,深情眷戀依舊?!肮拍敬渖隆币痪?,富于象征意味,暗示詩人雖年華漸老,而心中依舊滿懷著青春與生命力?!鞍V鳥總尋舊時巢”,妙喻生花,以深情的鳥兒對舊巢的眷戀,諷刺人間情感淡薄、負心無數。念及此,詩人的情懷復轉入惆悵黯淡?!跋﹃柌萆瞿就?,……萋萋掩故土”數句,沉郁深悲,筆筆嗚咽。而更為難能可貴的是,在如此愁病之中,詩人的情感并沒有一直低沉下去,而是在淚水中昂揚起來,獲得了新的感悟,結語“大愛無疆永駐”,拓寬了詩的境界,提升了詩的格調,可謂黃鐘大呂,非同凡響。
秋之韻·月潮(七)
新秋情懷,舊時月色,夜語潮生幾多?
終難解,鄉思離愁,憶昔維港靜默。
皎光繾綣霓云里,似當年,
玉人羅衫輕裹。
柔曼纖香魂,明眸剪秋水,一枕醉夢婀娜。
月光穿云緩北去,更漏移,恨別人間蹉跎!
朦朧入幻境,聞說江南秋波淼。
千古傷情,悠悠揚州道。
廿四橋頭簫聲咽,芍藥枯飛,天粘凍云衰草。
深柳畫閣嫻雅客,紗帳微吟,星花寂落卷書。
抱月拂松風,古琴流素影,泠泠衷心難訴。
待君回,三生石上,永伴月潮獨舞。
沉水煙香聊慰語:今夕何夕,且共碧光飄去。
李曉東寫于2016年9月
注釋
詩名《月潮》,自古以來,“月”與“潮”二字,在詩句中同時出現時,多指月映潮水,如張若虛名句“海上明月共潮生”等等。本詩之“月潮”,則用比喻手法,將漫天如水的月華比作奔涌之潮,別出心裁;同時,“月潮”也指人望月色,憶舊傷情而涌動的“心潮”,用意良深。開篇“新秋”與“舊月”相襯,營造了今、昔時空交叉之感,泛著淡淡的惆悵?!耙拐Z潮生幾多”,化用自盧綸詩句“舟人夜語覺潮生”,變水之潮為情之潮,更具風致。由此一問,順暢引出下文的鄉思、離愁、戀情、懷舊……股股情潮,蕩漾于心之海?!梆ü狻币痪?,是古詩創作手法中的“興而比”,用今天的話說,則融合了象征、比喻和擬人:明月皎皎,被云霓輕擁曼裹,宛如昔日初戀的伊人,玉體柔潤,輕著羅衫。以下三句,“纖香魂”、“剪秋水”,一婉柔、一澄澈,香艷迷離,麗而不俗。美好的情歡如夢,終有已時,“月光穿云緩北去”,月的遠去,象征著佳人的別離和戀情的消逝,“很別人間蹉跎”,沉痛之極,喚起世間一切有情人的共鳴。
“古人不見今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下闋里,詩人懷著情傷,進入幻境,緬懷那仿佛前生的古典愛情。江南秋波、揚州古道,凝結了多少人間癡怨?!柏ニ臉蝾^簫聲咽,……天粘凍云衰草”數句,融合了杜牧、秦觀、姜夔之詞境,清悲寂寥,動人心脾。接著,詩人為我們描繪了獨居畫閣、靜吟詩篇的寂寞女子形象。雖然沒有一句直寫其容貌,而從紗帳微吟、古琴照影、抱月華、拂松風等嫻雅的動姿,足見其古風之純美?!氨А?、“拂”、“流”三個動詞,細膩傳神,情致盎然,顯示出詩人煉字之功力。佳人如斯,而空閨獨守,唯懷著一片柔腸,愿三生三世,等待心愛之人歸來,此情此意,凄美神傷。至“永伴月潮獨舞”,悲情力度達到最高潮。末句淡然一收,在沉水煙香間,感悟當下,愿莫辜負美景良辰,且讓心思隨著今夜月光悠然飛去。語音裊裊,含蘊無限。
秋之韻·寒露(八)
木葉秋聲黯傷神,
凄凄霜露迷舊津。
菊新香冷南渡客,
酒苦心酸北歸人。
九日登高初縱目,
十年離索總牽魂。
他鄉風月非吾土,
故里山川隔暮云。
猶有多情堪歌笑,
肯將幽夢訴羅裙。
芙蓉塘外輕雷遠,
鸞鳳箋中舊情婉。
湛湛楓江存濁淚,
幽幽蓮浦憶芳唇。
愿為比翼凌滄海,
不懼相思化劫塵。
竹管清哀催蒲草,
玉簫嗚咽動星辰。
蓬山雖遠終將近,
靜望歲寒佳氣深。
李曉東寫于2016年9月
注釋
寒露,凋零無數的花草,卷攝無盡的風霜,吐盡秋夜的精華。它以脆弱操守堅強,以清純恪守自尊。寒露,最是冰清玉潔,最有癡情,而又最解風情。詩人筆下的寒露匯聚詩界之精華,凝結萬物之靈犀,營造空靈之意境,表達思鄉之深情。第一層,中心句“十年離索總牽魂”。木葉紛紛,秋聲瑟瑟,黯然神傷?!镑鰝瘛笔侨姷脑娧?。沮喪的樣子,低沉的情緒,憂傷的心態。木葉動秋聲?!澳救~”比“樹葉”更富文學色彩,給人以干燥枯黃的感覺?!捌嗥唷?,寒冷迷惘?!芭f津”,以前的渡口。寒冷的霜露迷茫了過去的渡口。一聯,營造了一種蕭殺凄涼的悲秋意境?!靶隆迸c“冷”對比反襯,烘托南渡羈旅之人的心寒?!翱唷迸c“酸”涵蓋人生酸甜苦辣。南渡北歸成語的巧用。二聯,直抒苦悶無奈的心情。重陽登高遠望,思鄉之情油然而生。牽魂”,形容萬分思念?!笆觌x索”巧用陸游《釵頭鳳》之句,表達離別的愁怨。也是全詩的中心句。第二層,中心句“鸞鳳箋中舊情婉”?!八l”“吾土”,從空間把眼前的“愁苦”鋪展開來。故鄉的“風月”“山川”全在詩人心底的牽念與思之中。還有這深沉的情感是經得起歡歌笑語的誘惑的?!傲_裙”借代為漂亮女子?!坝膲簟?,憂愁之夢。五聯,心跡昭然若現?!败饺亍本渑c李商隱詩句“芙蓉塘外有輕雷”有著異曲同工之妙。芙蓉塘外,傳來陣陣輕雷。既隱隱傳遞了生命萌動的氣息,又帶有一些凄迷暗淡的色調,烘托出主人公春心萌動和難以名狀的迷惘苦悶。鸞鳳和鳴的信箋中,舊情婉敘。六聯,思念之情溢于言表?!罢空俊薄坝挠摹悲B詞對應連用,增添意象的感情色彩?!敖瓧鳌薄吧徠帧钡囊庀蠼o讀者以秋色秋意和離情羈思的暗示,意象中沉積的感情和給人的遐想使情調凄涼。思念化為一滴滴僅存的濁淚染紅楓葉。濁淚,縱橫渾濁的淚水。芳唇,借代為芳香四溢的美女子。這一聯,詩人心情被悲愴憂傷的筆墨所淹沒。八聯,海誓山盟,堅貞不渝。意境空闊高遠而又寂寥。表現出詩人堅貞不渝的愛情與蒼涼孤寂的心情?!爸窆堋薄坝窈崱惫軜菲鳛橐庀?。傳出“清哀”“嗚咽”的愁苦之音,催促蒲草的生長,感動星辰??鋸埵址ńo人深沉渾厚的境界,表達詩人深沉的思鄉懷友之情及堅貞不渝的愛情。最后一聯,再次拓寬視野,極目遠眺所見所感?!芭钌健?,海中三仙山之一。詩人選擇仙界、道教的朦朧意象表達詩人凄迷的韻外之致、之旨。靜靜地觀望歲月越來越寒冷,云氣越來越濃重。以清空雋永、深邃綿邈的意境作結。詩人筆下的思鄉懷友之情至誠至美,可見詩人有扎實的生活積累,深厚的人文素養以及高超的筆墨功夫。
秋之韻·西風(九)
西風颯颯鳴秋韻,
柔婉澹恬味入心。
境沁情傷空感慨,
耳聆天籟且凝神。
菊黃載酒扁舟遠,
湖冷波皺年輪深。
梧桐葉落激旋浪,
古石苔枯淡舊痕。
陌上晴光薰宿草,
軒窗秋波自伊人。
輕紗羞遮皎月面,
暖枕香迭雨云魂。
玉骨冰肌瑩珠潤,
霜浸花染總豐勻。
曲水飄觴傳葩舞,
蘭芷芳馨存終古。
如仙美眷莫寂寥,
錦瑟弦歌流年駐。
李曉東寫于2016年9月
注釋
西風,是秋日的象征,為自古文人墨客的吟詠中所常見。欲品秋之韻味,必當從西風撩動起的秋思感懷入手。本詩即是一首以西風起興,娓娓描繪秋韻秋情的佳作。首二句,即點明了西風動人情懷的力量。不同于一般詩歌的是,本詩沒有如前人一般,徑寫西風觸發的悲秋之感,而是由“柔婉”、“澹恬”落筆,娓娓寫來,細膩而又從容。自第二聯,感傷的詩意慢慢浮現,如西風中漸漸漾開的漣漪?!扒摺?、“聆”兩個動詞,使感傷的意境頓顯空靈優美。詩人在滿沁傷情之味的境界里聆聽天籟、凝神追思,頗有莊子所謂“心齋”的意味。接下來兩聯,進一步渲染著西風里衰颯悲涼的情境?!包S菊”、“冷湖”、“落葉”、“古石”、“枯苔”等意象,鮮明地組合成一幅幅深沉而蕭索的秋景。同時,扁舟遠逝、水波蕩漾,又使得這幅秋景圖不至于滯澀,使得其中之情不至于冷寂,而是多了份蕭散疏放的灑脫。從中我們可以看出作者對道家思想的諳習。至第五聯,詩人方將引發秋愁悲思的源頭——“伊人”形象托出,進而深情款款地加以描繪:繪其月貌羞姿,繪其香肌玉體,并描繪昔日纏綿溫存之銷魂。熔工筆、寫意手法于二聯四句中,麗而不膩,艷而不俗,展現了高超的筆法與出群的格調。自開篇至此,每一聯或對仗工整、或不求對仗,自由靈活、不拘一格,而各得其妙,兼具“排律”之工穩棉密與“歌行”的流暢奔放之美。結末兩聯,詩人筆勢突變,情感基調與韻腳同時轉為鏗鏘?!扒h觴傳葩舞,蘭芷芳馨存終古”,將王羲之《蘭亭序》中“引以為流觴曲水”的意境與屈原《九歌·禮魂》中“傳葩兮代舞”的場景融為一爐,暗示即使流年易逝、人生易老,而人間總會有無盡的美好,生生不息,直至永久。多情而不陷于傷情、悲愁而能不為愁緒消沉,這種樂觀昂揚的精神,賦予了本詩震撼人心的強音。
秋之韻·秋分(十)
霜天勻夜晝,北斗望西京。
鳴蛩隱寒草,歸雁逐高風。
小閣酣清飲,烹茶待松聲。
酒熟薦佳果,香冷品繁英。
閑墨書燈錄,古琴歌道情。
北宗偈四語,南華書七封。
雖非菩提質,理悟心澄明。
逍遙應無待,隱幾自忘形。
獨念君行遠,燕山帶滄溟。
流沙飛暗雪,荒原凍堅冰。
胡馬嚙蒺藜,蹄痕斷歸程。
何日重相聚,共醉棲霞明?
李曉東寫于2016年9月
注釋
秋分之日,晝夜平分,自古蘊含著安寧祥和之意味。本詩借“秋分”以起興,抒寫閑居自適的生活和寂寞尋禪、逍遙問道的情懷,以及對天際友人的牽掛與思念。全詩內容層次豐富,語言風格變換多姿,約略可分為四層。第一層,由“霜天晝夜勻”至“歸雁逐高風”四句,烘托出一派清寒肅殺而又含著生機的秋之氛圍,語勢陡急,辭風俊健。鳴蛩、寒草、歸雁、高風諸意象,融合了視覺、聽覺、觸覺,盡顯秋境的悲涼勁爽。秋季,北斗的“勺柄”指向西方,故云“北斗望西京”,與老杜“每依北斗望京華”之句,異曲同工。
第二層,由“小閣酣清飲”至“隱幾自忘形”,風格轉入恬靜閑適。松風之聲,千載以來,便是高隱之士情懷的象征,以“松聲”喻烹茶水沸聲,始自蘇東坡“颯颯欲作松風鳴”,詩人借用之,為下文的參禪悟道張本,是所謂“將雪見霰,將雨聞雷”之妙。接著,詩人品熟酒、嘗佳果、餐菊英,一啄一飲中,兼具韋蘇州式的雅致,和屈靈均般的高潔?!盁翡洝敝付U宗經典,如《五燈會元》、《景德傳燈錄》等等;“南華書七封”,指《莊子》“內篇”七篇,相傳為莊周本人所著。莊禪之道,多有相通相融之處,詩人兼而修之,故能明道徹悟,心境空明?!氨弊谫仕恼Z”,為神秀和尚“時時勤拂拭,莫使染塵?!敝?。詩人舍卻南宗之“頓悟法門”,而汲取北宗精修之志趣,既有謙退 之品德,又可見自勵之精神?!板羞b”、“隱幾”,典皆出于《莊子》,是得道之人絕世脫俗之境界。出入佛道;坐忘證空,禪理道情洋溢筆墨間,足見詩人學殖之深、傳統哲學根基之厚。
第三層,由“獨念君行遠”領起,宕來開境界,橫生波瀾,出人意表,精彩紛呈。飛雪關山、荒原堅冰、駿馬蒺藜、流沙滄溟,蒼涼悲壯,渲染出天涯友人的漫漫苦程。末尾聯以重逢同飲,共賞霞色作結,意境復歸明朗,洋溢著詩人的暖暖深情。全詩如秀嶺峰疊,一唱三嘆間,既淋漓盡致,又典雅雋永。
秋之韻·夢纏綿(十一)
秋陽暖溶金,碧山瑩潤玉,
雁回瀟湘古渡。
菊色含情伴東籬,
楓紅漫鋪山路,
更重陽,風息未住,
落葉飛灑江天雨。
平生最愛秋韻濃,
神思殷殷盼顧。
姹紫嫣紅都幾許?
宛似陽春暗駐。
復忘懷,霜清夜永,
別來憂愁添緒。
玉梯凝望久,
高風爽,遠天明澈。
歸帆遠渡斜陽里,
染幾多,凄艷霞色。
猶記昔年心事,夢未圓,
溫情柔腸眷眷。
細語銷魂夜,氤氳迷醉時,
笑淡晚香秋日。
琵琶弦吟相思曲,
畫屏銀燭,淚入朦朧青瑟。
滄桑誓,山海盟,
生生世世愿相守。
屈指春光幾時回,
又恐東風,驚斷夢難久。
李曉東寫于2016年9月
注釋:
夢纏綿,人沉醉于秋韻里,心浸潤于瀟湘中,情氤氳于細雨下。這首詞描寫濃郁的秋韻,纏綿的夢幻,抒發了相思、相守、相望之深情。上片,“秋陽”下的“碧山”“雁”“瀟湘古渡”“菊”“東籬”“楓”“山路”“風”落葉”“雨”等景物融進詩人的感情色彩,提煉成藝術形象,再現詩行。營造了一種蕭瑟濃郁的秋韻氛圍。以“秋韻濃”涵蓋前面所有景物特征?!捌缴類矍镯崫狻?,直抒胸臆,率真豪爽?!吧袼家笠笈晤櫋?,憂傷盼顧的神態?!岸紟自S”,微問中蘊含豐富的內涵,花開幾許,閑愁幾許,相聚幾許,分離幾許。把秋韻比作“陽春”,以暖景反襯“霜清”“憂愁”更為哀傷愴然。一切景語皆為“憂愁”之情的背景。詞眼“憂愁”。下片,展示思婦形象入詞“玉梯凝望久”,巧用姜夔《翠樓吟》詩句,描寫久久佇立盼歸的神態,流露朦朧惝恍的情思?!坝裉荨?,借代為華麗的樓閣。一個“染”字暗含相思淚“霞色”前加一修飾語,就給詩行籠罩了凄美的氛圍。觸景生情自嘆“夢未圓”,“猶記”引出相愛的眷眷氤氳的生活情趣?!芭谩薄般y燭”“青瑟”營造了相思愁苦、青春朦朧的意境,進而坦誠地表白堅貞不渝的愛情?!扒嗌?,青春朦朧之境?!扒浮?,彎著指頭計數?!按汗狻?,春天的風光、景致。借喻為青春歲月,美好時光。最后以一種不愿從美夢中醒過來的心態作結。詩人破題,獨具匠心。相思來自被“愛”溫純的心,相守源于被“愛”氤氳的情。愛之深切成夢,夢之纏綿釋懷。足見詩人老道的駕馭詩詞的功力。
秋之韻·色彩(十二)
風靜秋涼天無極,
觸目繽紛斑駁色。
夢里身輕點朝云。
一醉沉香,酣眠彩虹側。
漫地緋紅落葉魂,
春情殘枯憶影沉。
相思珠淚,簾卷秋帳昏。
往事如潮心海畔,
一鉤彎月腸欲斷。
愁思方盈,樓閣暗香滿,
浮生慣嘗酸甜味,
好教珍惜娟娟美,
鶯悲蝶倦,悵惘空低回。
舊事隨風飛作霰,
自憐意比金鈿堅。
低眉問心,癡念何時淺?
幻海情天交夜晝,
綢繆牽纏人空瘦。
古韻新歌,淚濕青衫袖。
伊人已抵仙鄉岸,
澄天猶憶芳影倩。
秋韻祈福無愁怨。
傳說遠,恒古三秋長留伴。
李曉東寫于2016年9月
注釋
色彩,有繽紛斑駁的愛情內蘊。相思的色彩,清溪的一泓碧水;愁思的色彩,蒼穹的一縷風情;癡念的色彩,澄天的一襲倩影;記憶的色彩,天邊的一抹彩虹;殘夢的色彩,靜夜的一鉤彎月。這首愛情詩就染上了繽紛斑駁的色彩,流露出相思、愁思、癡念之情。依夢里—往事—祈福的敘事線索,走進詩詞的感情脈路:相思—愁思—癡念。三個層次清晰可見。第一層,“風靜……秋帳昏”,詞眼“相思”?!疤鞜o極”,上天無邊無際。給人以開闊的視野,也蘊含著相思之情無邊無際?!鞍唏g”,色彩雜亂參差不一。滿眼看到的是色彩繽紛,斑駁迷離。這是大自然妙筆涂抹的色彩。美不勝收,令人心醉。詩人突破常人寫秋景的蕭瑟的俗套,自然流露出最愛秋色之情?!皦衾铩币鰤艋?,一醉沉香亭,酣睡在美人身旁?!安屎纭苯栌鳛槊廊?。秋韻浸染的落葉成滿地的緋紅,秋風落葉魂離殤,實為滿地殤。悲涼之境悄然而至?!按呵椤?,即春心,男女相互愛戀的溫情。春情殘敗枯萎追憶往昔的情景也慢慢消沉?!跋嗨贾闇I”傷感神態可見內心深處的愁苦。為“相思”之情創設了一個色彩斑駁、夢幻迷離的深秋背景。第二層,“往事……金鈿堅”,詞眼“愁思”。相思成愁,往事如潮,思緒翻滾如海上的波濤?!皬澰隆蓖滤既怂既藬嗄c。正滿懷愁思,樓閣里美人暗香飄來陣陣?!鞍迪恪庇髅廊?。以“浮生”自稱,直接抒發愛戀美人之深情?!苞L悲蝶倦”最是離人恨?!蚌薄?,空中降落的白色不透明的小冰粒。比喻手法,前塵往事已隨風消失?!皯z”愛憐?!敖疴殘浴北扔鲪矍閳载懖挥?。這一層將“愁思”融入悲美凝重的意境中。第三層,“低眉……長留伴”,詞眼“癡念”。愁思成癡,情感更深一層?!鞍V念”極度迷念、思念。低頭問自己的心,一生癡念,何時淺淡呢?自問抒情,直白率真?!盎煤G樘臁苯枭裨拏髡f抒發日日夜夜思念的癡情?!熬I繆”,纏綿。因愛難舍,互相牽掛,情意深厚。淚濕青衫袖”化用《琵琶行》詩句,以傷感形象流露傷感深情?!跋舌l”,仙人所居處,仙界?!胺加百弧?,美人的芳影倩蹤。倩,美好?!扒镯崱痹俅慰垲},擬人“祈?!倍@得“無愁怨”,灑脫的心境油然可見。一日不見如隔三秋,恒古不變的愛。信誓旦旦,韻味悠長。意境纏綿悱惻,曠達開闊。堅貞不渝的愛情詩是詩壇奇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