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自古以來就是一個觸發詩意與情意的季節。冬天的景,或如白雪、枯木、孤舟等之蕭瑟,或如紅梅、蒼松、勁柏等之堅韌;冬天的情,或如離別、相思、無依之悲辛,或如待歸、凝語、希望之昂揚。無不在豐富著“冬”這個意象。
王國維《人間詞話》中極強調“詞人之忠實”,曉空居士以此為準則,用他特立清新的筆觸為我們描繪了一幅清純脫俗的冬日畫卷,而其中所思,所感,更極具他個人的特色。讓我們一起來慢慢品讀吧。
詠冬?禪闌(一)
冬晚九還,寒風乍暖,
情深義感淚灑天。
任爾羞不煩,
正氣宇中撼。
輕行萬里,漫步湖岸,
俠肝相見一身膽。
宏肩攜手挽,春滿意闌珊。
注釋:這首詞筆調慷慨豪邁,用簡潔凝練的語句描述了一種“對酒當歌,人生幾何”的人生態度。詩人有感于冬末春初的冷暖交替、風景迭變,觸景生情,繼而想到了人生的意義。上闋一個“九”字,把冬天的蕭索漫長刻畫的入木三分。寒風突然變暖的時候,想到了曾經的深情厚誼也是感天動地的。雖然有什么事是變了的,但是詩人一句“正氣宇中撼”堅定的表達了自己保持自我、不忘初心的人生態度。下闋與上闋“舉世皆濁我獨清”的情感形成對比,詩人以”輕行萬里“喻示漫漫人生路,總會遇到俠肝義膽、志同道合的朋友。最后表達了他美好的愿望:有攜手共進者如此,人間滄桑都會變成春意闌珊。
李曉東寫于2009年元旦
詠冬?小雪(二)
冬日清雪倚園中,
陌上溪岸綠蔭隴。
忽逢幽香峭春寒,
錦上杜鵑啼滿山。
眺勘遠影追風霧,
鳥鳴間關語朦朧。
銀泉繞石橋俊秀,
鯉魚躍歡抖清風。
又見濤翠羅漢松,
夕陽輝灑分外空。
游鵝對影梳妝去,
海上來客詩意濃。
若問此處冬不見,
東風化雨春幾重?
十年獨釀桂花酒,
盡飲揮灑霽長虹。
注釋:這首詩描繪了冬日傍晚小雪初停的美好場景。詩人用“冬日清雪倚園中”寥寥幾字交代了時間、地點和眼前的此情此景,簡練傳神至極。前四句極致用顏色、香味和聲音的參差結合、遠近景的自然切換寫出了眼前所有的景物,溪岸、杜鵑、霧、鳥語、石橋、鯉魚……豐富卻不紛亂。后四句起筆一個“又見”體現了詩人賞景時的停頓,這一停頓在情感表達上產生了節奏的變化,引人深思。詩人寫到松樹屹立不倒,夕陽籠罩著眼前的一切,水上的鴨子對著水面上的影子“梳妝”,這些美景自然吸引了“海上來客”來作詩、抒情。最后一個設問句寫出為什么冬天還沒過完,在這里卻盡是春的景象?然而詩人并沒有正面作答,只是拿起十年獨釀的桂花酒,一飲而盡……留給讀者無限的想象,答案在每個人的心里,卻都不盡相同。
李曉東寫于2009年11月22日
詠冬?柔雪(三)
北風狂卷柔碎雪,
蕩天撫地白庭軒。
禪衣腹裹擋不住,
皎色無瑕滿人間。
吾生跪祀憑力借,
長燈不滅影不斜。
一力東風催化雨,
杜鵑啼血百花鮮。
注釋:這首詩充滿生命的禪意。主題是“柔雪”,詩人用擬人的修辭手法寫到北風凜冽,卷起碎雪,天地間風雪交加,庭院也被沾染上白色。再升華到“人情”,詩人感嘆在這樣寒冷的日子雖然禪意擋不住寒意,但赤誠的內心卻一點沒有瑕疵,足以抵抗更大的暴風雪。最有禪意的一句是“吾生跪祀憑力借,長燈不滅影不斜?!?,下跪雖然要靠力量的支撐,但內心的力量就像長久不滅的燈和不會傾斜的影子,不會輕易改變,兩個“不”字不是重復。而是沉淀了這種理解。最后東風會來,春雨會來,冬天會過去,百花會盛開。就像人生,經歷艱難困苦,終會有所成長。這種逐次遞進的表達和情感加深進一步對應了詩人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人生是漫長的,一時的得失不必計較,只要堅定方向堅持不懈的走下去,因為前路還長,結果還未知!
李曉東寫于庚寅年十二月殘雪
詠冬?冬魚(四)
瀟瀟暮雨臨,
茅舍燈火明。
麓山云泉下,
小舟馭風行。
飛鳥尋何處,
游魚潛無蹤。
此情永相憶,
湘水眷西峰。
注釋:這是典型的一首借景抒情的小詩。詩人借傍晚時分冬雨籠罩下的景和物,聯想到記憶中不會抹滅的感情,表達了一種對永恒感情的贊美與期望。首句用一個疊詞“瀟瀟”生動描繪了雨水的綿延不斷,產生一生纏綿幽遠的意境?!盁艋鹈鳌迸c之形成鮮明對比,反襯出那一抹燭火的光明。山下小泉叮咚,小船馭風,動態的畫面撲面而來。飛鳥和游魚一個“何處”,一個“無蹤”,詩人以這兩個意象勾勒出心中的迷茫,具象化了自己的想法。末句“此情永相憶”才是真正來自詩人內心的聲音,就像湘水繞著山峰流淌這樣雋永的畫面一樣,詩人也希望世間存在這樣永恒的感情。整首詩起承轉合,感情自然過渡,情景的結合把握的恰到好處。
李曉東寫于庚寅年冬
詠冬?冬風(五)
冷風收盡空,
暮暮殘葉凍。
舊鳥不聞咕嚕聲,
日隱暗無窮。
背弓懶散貓困絨,
嫩黃菊,霜降梅艷斗水融。
遙望翩驚鴻,
僵柳輸幾頌。
難呼渡船霧迷蒙,
采荷女尋蹤。
采泥燕飛馳騁縱,
晚暮涌,
撫琴堪詠梨花動。
注釋:整首詞處于一種慵懶迷蒙的情感基調中。題目雖為冬風,而第一句“冷風收盡空”后,所有的描寫都是風過之后的景色。詩人想要表達的,或許是“水過有痕、風過有聲”,世間一切只要存在過,就會有痕跡。上闋中,“殘葉”、“舊鳥”、“貓”、“黃菊”、“霜梅”在詩人的筆下似乎都沾染上時光的顏色,有些泛黃。下闋以景描人,“遙望”一詞說明了詩人站在旁觀者遠的角度欣賞接下來的情境。水上煙霧迷蒙,小船上的采荷女一會兒就不見了蹤影。采泥的燕子在夜幕襲來的天空肆意的飛翔,“梨花動”又結尾到“風”上,呼應了開頭的“冷風”只有撫琴才能與之應和吧。一種恬淡自然的感覺油然而生。
李曉東寫于壬辰年冬
詠冬?冬雨(六)
淋漓冬雨無情洗,
陣陣輕痕拂凄厲。
怨人心無義,
嘆真情兒戲。
君揮毫筆,
問淺膚誰語?
欲為汝善一?
蒼涼人瘦樹碧。
風卷云濕潤天地,
花燕迷隱躲窩寓。
探首尋伴侶,
佳人憑欄憶。
舊年今期,
小酌聽牧笛。
殘云伴落夕,
惋嘆暮美泉西。
注釋:這首詞借冬雨寫盡淋漓的人間情?!岸隉o情”采用擬人的修辭手法,給整首詩奠定了哀傷幽怨的感情基調?!霸谷诵臒o義,嘆真情兒戲”對仗工整,凝練沉郁,直接觸景及情,訴盡心中所感。詩人問誰語,不是疑問,更是感嘆,感嘆為你而成為那個更好的自己,只是惘然罷了。因為樹木雖然還碧綠,但蒼涼的感覺和內心的缺失是無法彌補的。下闋詩人轉而寫回憶,由眼前的“風卷云濕”和“花燕迷隱”,探出頭去看,仿佛佳人還在原地。想到舊年的現在,一起小酌,一起聽悠悠牧笛。再看眼前的風景,云是殘的,太陽也要落山了,一切都是頹圮的樣子,詩人只能莞爾嘆息了。
李曉東寫于壬辰年冬
詠冬?冬至(七)
數九寒夜長,
冬至頻添香,
禪衣難耐苦,
清茶有余芳。
梵音啟明智,
懸鏡鑒心窗。
飛雪漫天舞,
安坐靜佛堂。
注釋:曉空居士最長于“修行”,特別是在苦澀的狀態下保持清醒。靜謐柔和的語調卻能成為監督的利刃,時刻警醒著詩人。冬至來了,天氣越來越冷。禪衣裹不住冰冷,只有一杯清茶的芳香可以取暖。梵音一字一句敲打著內心,懸鏡一直穿透到心靈最深處,這一切,是修行,更是滿足。任它大雪紛飛,任它北風緊冽,詩人自靜坐于佛堂,不被打擾。不被風雪打擾,不被世事打擾,自有一顆清明純潔的心是詩人追求的理想的生活狀態,足見詩人的胸懷之寬廣、意志之堅定。
李曉東寫于壬辰年冬至
詠冬?紅袖(八)
瑩雪歇,夕陽斜,
石階斑斑臘梅血。
疏竹稀,倩影離,
晚風曳曳殘琉璃。
紅袖拭淚淚咽語,
不見春草翠思謎。
蒼涼誰堪理?
暮色瀟茫冷凄,
顧何人眷憐惜。
盼只盼,寒夜送君一暖衣!
注釋:這首詞寫離情。上闋寫佳人的淚語,晶瑩的雪花終于停下,夕陽斜斜的映照著,石階上斑斑駁駁,臘梅在白雪的映照下紅的像鮮血。竹子稀稀疏疏的抖落,晚風搖曳,蹭過殘破的琉璃瓦。這些感傷的意象湊到一起,更襯托出了”倩影“的單薄和蕭瑟?!凹t袖”拭淚難以言語,在春草不見的灰蒙蒙的景色里更加凄涼。下闋寫蒼涼的希望。沒有人能懂得,能關心。孤獨和暮色一樣冷凄,也沒有人憐惜。最后一句為整首詞點睛,忍受孤獨,堪看冬景,只不過是心里有一個小小的愿望:寒夜的時候能送你一件暖和的衣裳。
李曉東寫于壬辰年冬
詠冬?雪中情(九)
雪入紛紛何幾時,
道是新年初陽問。
素裹銀裝千秋歲,
連云珠峰媚。
無風殘落連尋處,
辛辛夢痕。
一足遠行,
纖纖古琴聲痛引。
不似而今思故秦,
當年談笑寅,
鵲鳥歡欣。
一朝窗花芬甄,
落灑青塵,
誰說舊事浮煙塵?
芳草重生歷歷明,
相擁淚渚情難吞。
注釋:上闋起筆一個設問句,道出了時節是新年,大雪紛紛后太陽初晴。接下來描繪了雪后銀裝素裹的世界、嬌媚的山峰?!盁o風”一詞既寫出了景物的殘落是沒來由的,又鋪墊了詩人哀傷的心情也是沒來由的?!靶列翂艉邸彼膫€字就道出了回憶、現實和幻想的多重悲戚之感。古琴聲在遠走的路上發出的曲調,都理所當然的意味著悲傷。下闋由景及情,寫到回憶里幸福的場景,連鵲鳥的叫聲都是歡快的。窗花隨著時間的流逝灑落于塵土之中,但是“誰說舊事浮煙塵”一句筆鋒突轉,詩人感嘆芳草年年生發,總有相擁而泣回望往事的時候。表達了詩人雖未離別而傷感,卻不自戚度日,對未來充滿希望的期待之情。
李曉東寫于壬辰年十一月雪日
詠冬?寒陽(十)
瑩瑩雪飛舞,
天地渾渾穆。
白茫茫綠逝山疏,
明亮素璞。
寒陽懸空,
不見紫煙籠屠蘇。
猶記小橋凝碧湖,
荷花露。
梧桐葉禿目,
相思縛怨苦,
多少往事醉深谷。
冷冷風束,倩女手捻,
冰凍三尺不能書。
思汝心、滴滴再無菩提度。
注釋:首句用“瑩瑩”、“渾渾”兩個疊詞生動的刻畫了大雪飛舞的壯觀場景。白茫茫的大雪把所有的綠意都掩埋,山光禿禿的,整個世界銀裝素裹。太陽高照,籠罩已久的煙霧也消散了。詩人由眼前的冬景聯想到夏季的碧湖小橋和荷花,與之形成鮮明的對比。下闋由梧桐葉禿遞進到情感的升華。梧桐是蕭瑟的意象,與詩人哀怨的內心情感相輔相成?!岸嗌偻隆币馕吨鴶挡槐M的往事埋藏在心底,冷風冰凍,連一封書信都寄送不到。詩人感嘆,想念的心一點一滴涌上心頭,再也難以自持,無限落寞更是不能控制。
李曉東寫于壬辰年冬雪日
詠冬?雪又飄(十一)
立春煙閣雪又飄,
白皚皚兮滿芳草。
花燕剪不動今宵,
藏于泥巢。
天地以寒凍比驕,
撩撥春笑。
無奈滄海瀟,
何懼纖云擾?
東風一曲復來兮,
誰阻逍遙?
待到山花壓枝展,
驕陽鋪徑笑。
注釋:這首詞瀟灑肆意,意境開闊,寫出了詩人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和人生追求。上闋“立春”同樣是點明時間,飛雪連天,白皚皚的掩蓋了草木?!盎ㄑ嗉舨粍印币痪溆脭M人的修辭手法生動描繪了時光短暫停駐的美妙。無盡的寒冷阻擋著春天的到來,“撩撥”一詞充滿明顯的挑逗意味,形象的刻畫出冬天高傲冷艷的氣質。下闋連用兩個反問句,加深了詩人所要表達的感情。滄海不會因為纖云的籠罩而停止咆哮,而春風也不會因為冬天的高傲而停下它的樂章,沒有什么能夠阻擋不是么?最后一句點明主題,等到漫山遍野的花盛開,等待驕陽灑在前行的路上。這是詩人歷經滄桑扔對生活充滿希望的真實寫照,也是對所經歷之困苦的釋懷和感謝。畢竟不經一番寒徹骨,哪得梅花撲鼻香!
李曉東寫于2O13立春時分
詠冬·幾句高(十二)
暗暮蒼山白,
飛雪流溪平。
夜來風颯颯,
泠泠一燈明。
臘梅香涵倚,
斷橋橫笛清。
寒冬無人識,
相思意難盡。
圍爐還對酒,
此心尋何徑。
佳人難覓矣,
冷冷骨凄清。
注釋:這是一首寫相思的小詩。前三句極盡描景,飛雪漫山,落入潺潺的小溪。寒冬的夜晚冷風“颯颯”,一盞燭火成了唯一的光亮。臘梅的香味伴著斷橋傳來的笛聲,表現了一種冷漠凄清的意境。后三句寫情,寒冬里相思難訴,“圍爐”說明了詩人并不是一人,但“此心尋何徑”表明詩人還是寂寞,這與身邊的人多少無關,跟“佳人難覓”有關,所以縱使繁華一世,也只是倍感凄清。整首詩用經過錘煉而自然清勁的語言,可謂洗盡鉛華。以清冽拗健之筆來寫刻骨銘心的深情,別具一種清峭雋永的情韻。
李曉東寫于2016年5月
冬天的冷風,亦或飛雪,在曉空居士眼中,都是絕妙的風景,于他心目之中,更是刻下了充滿禪意和哲理的警句。為感傷,為期望,都是人生存在的意義。居士對于人生的經歷感悟躍然于紙上。
我們在欣賞冬天美的同時,更要深深領略這背后所孕育的情感。曉空居士通過這十二首詩詞告訴我們一個簡單的道理:寒冬讓人懂得溫暖的美好,就像從來逆境讓人成長!
共勉!